张勇新作,蟾宫折桂2018-11-28今年八月,小犬以全县第一考入衡水中学。特制一书刀,以激励之。家有学子,方知为人父母之不易。列位同年,可有同感?书刀,古代刊削书简之刀也。刀柄为野生小叶黄杨木,雕刻金蟾、绶带、桂枝,寓意“蟾宫折桂”。刀匠张勇二零一八年于保定三只熊镔铁刀剑(匠人工坊)蟾宫折桂创作 | 张勇刃材 | 手锻大马士革钢柄材 | 野生小叶黄杨木刀鞘 | 牛皮手工雕花书刀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是古代文人的必备之物。在造纸术普及之前,人们把字写在竹木简上,书刀就是用来修治简牍的小刀。随着纸张的出现,书刀逐渐增加了裁纸,拆信,乃至防身的功能。古代文化人离不开刀和笔,因此把文职官员称为“刀笔吏”。状元刀,是古代皇帝赏赐给新科状元的书刀,通常制作精美,装饰华贵。民间也有向文人墨客以及赶考举子赠送书刀的礼节,表达以刀明志,砥砺奋进的美好祝愿。蟾宫折桂,意为攀折月宫的桂花,在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。晋武帝泰始年间,郄诜任雍州刺史,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,郄诜说:“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”意思就是说,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,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。“蟾宫折桂”一词即由此而来。唐代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,他的堂弟白敏中考中探花,白居易写诗祝贺:“折桂一枝先许我,穿杨三叶尽惊人。”蟾宫折桂,百步穿杨,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人生梦想。这款黄杨木柄的小刀“蟾宫折桂”,正是为表达这种梦想而精心创作的。野生黄杨木,是珍贵的传统木雕材料,它质地坚硬,表面如象牙般细腻润滑,因此有“木中象牙”之美称。黄杨木适合盘玩,初为乳黄色,随着时间的推移,颜色会由浅而深,愈加古朴。古典书刀——蟾宫折桂,由三只熊镔铁刀剑(匠人工坊)创始人、总工艺师张勇原创制作,第一批共计12把,现独家发售。规格参数【刃材】手锻大马士革钢【柄材】野生小叶黄杨木【刀鞘】意大利进口小牛皮,手工雕花缝制【规格】总长25.5cm 刃长13.5cm 宽2.7cm 厚0.4cm【承诺】终身免费维修保养